赣州,被称为“稀土王国”“世界钨都”,全球每年70%的中重稀土、60%的黑钨都产自这里。经过多年的发展,赣州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已形成从地质勘探、矿山采选、冶炼加工、产品应用到检测检验、研发设计的稀土和钨完整产业链。
在“中国稀金谷”的赣州华茂钨材料有限公司超细粉车间,回转还原炉正高效运转,通过采用全球领先的钨粉工艺技术,稀有金属钨砂在经过15道工序后,最终生产出了这种纳米级的超细碳化钨粉。钟鑫告诉记者,过去,由于生产工艺落后,企业生产出的粗加工产品只能廉价卖给其他精深加工企业,市场竞争力落后催促着企业加快谋划数字化转型。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钨和稀土金属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目标,我市按照“做优做强中上游、大力发展应用端”思路,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吸引了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落地赣州,助力扎根我市的企业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引领稀土产业不断向高端领域发展。在赣州富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的国内首条智能化、绿色一体化高端钕铁硼生产线,便是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实现了永磁固废绿色短流程高效再生。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精心举办“双招双引”推介会、项目对接洽谈会,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赣州。在大余县,当地通过组建专业招商团和小分队,重点面向大湾区开展产业链招商。目前,大余县已集聚钨及有色金属加工企业上百家,大余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省级产业集群、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强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赣州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751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有色金属和新材料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3000亿元。锚定目标,我市加快推动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朝着产业高端化、产品终端化、技术尖端化迈进。目前,全市钨精深加工及应用企业达到400多家,涌现出中国稀土集团、金力永磁等一批龙头企业,产业规模达千亿元级,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今年上半年,我市有色金属与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赣州正稳步实现从资源大市向产业强市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