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西两大稀土矿吸引投资者关注
据BNAmericas网站报道,全球贸易战升级,巴西稀土企业认为面临机遇。采矿业咨询企业费奥托(Fioito)首席执行官瓦尔迪尔·法里亚斯(Valdir Farias)称,除了稀土外,巴西的其他关键矿产也面临机遇。法里亚斯称,未来全球稀土需求将大幅增长,特别是在高技术、永磁、电池和电机领域。在巴西勘探开发的稀土企业赞同这一观点,并报告其项目进展顺利。“卡尔德拉(Caldeira)项目的规模和质量使得我们能够为全球供应链提供短期、可持续以及长期稀土产品。我们有能力向全球供应链提供大量和多样化产品,并将重点放在最大化利用资源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稀土需求”,澳大利亚初级勘探企业流星资源公司(Meteoric Resources)董事总经理斯图尔特·盖尔(Stuart Gale)表示。(来源:自然资源部)
2、林甸资源公司启动马拉维稀土项目建设
澳大利亚林甸资源公司(Lindian Resources)开始在马拉维的Kangankunde稀土项目进行现场工作,以加快开发时间并降低成本。公司在2025年2月开始了长达5公里的公路建设后,进行了初步的民用和基础设施开发。Kangankunde项目位于马拉维Blantyre市以北90公里处,以独居石为主。该项目矿石储量估计为2370万吨,总稀土氧化物(TREO)品位为2.9%。2024年12月,公司从美国Gerald Group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非招标融资,用于项目的第一阶段。该项目的精矿产能为15,323吨/年,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投产。按离岸价计算,REO的运营支出估计为2.92美元/公斤,使其成为全球最具成本竞争力的资产之一。(来源:阿格斯金属)
3、乌兹别克斯坦同美签署矿业投资协议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美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矿业投资协议,进一步扩大战略矿产的涉猎范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宣布,该国一个代表团近日访问了华盛顿,与美国企业高管进行了会谈。但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没有透露相关企业或投资数目。“这些协议涵盖矿产勘探开发投资,包括磨矿设备制造和乌兹别克斯坦人才培训”,该国政府在塔什干发表声明称。4月9日,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Marco Rubio)和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长巴赫蒂亚尔·赛义多夫(Bakhtiyor Saidov)会见后签署了这份协议。2024年9月份,两国已经签署了一份加强关键矿产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来源:自然资源部)
4、中国稀土集团召开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攻坚部署会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推进会
4月14日,中国稀土集团召开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攻坚部署会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传达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第一次专题推进会精神,部署集团公司2025年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稀土产业集团。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胡谷华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集团公司2024年按照“12345”改革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三个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战略支撑。会议要求,集团公司要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对标对表完成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工作。一是高位统筹推动,提升工作台账质量。二是围绕产业布局优化、结构调整等10个方面,以机制建设为主线破立并举、先立后破,更好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三是用好各项工作机制,确保改革成果真实可靠、经得起各方检验。(来源:中国稀土集团)
5、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李波一行莅临中国稀土集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省钨与稀土质检中心调研交流
4月15-16日,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李波,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杨占峰等一行先后前往中国稀土集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省钨与稀土质检中心调研并座谈交流。中国稀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雷云,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杨斌教授,江西省稀土学会负责人徐志峰,赣县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黄谋茼,中心董事长王伟生、副总经理叶信宇,省钨与稀土质检中心主任李平、副主任朱红英等单位代表热情接待。调研交流后,将进一步深化各方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成果转化、标准研制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为稀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共同促进稀土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来源:网络整理)
6、省钨与稀土质检中心筑牢电厂水质安全“防护网”
近日,省钨与稀土质检中心技术团队赴华能井冈山电厂、赣能丰城电厂开展水样质量检测工作,通过开展精准检测,为机组稳定运行筑牢安全防线。 作为电厂发电的重要介质,水质直接影响设备效率与安全,杂质超标易引发管道腐蚀、非计划停机。中心技术团队严格依据行业标准,采用“三级联动”服务机制。在采样环节,对地下水、生活污水、冷却水等水体进行网格化布点,运用专业采样设备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在实验室检测阶段,运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精密的分析方法,对水样中的酸碱度、硬度、溶解氧、重金属含量等多项指标展开严谨细致的检测;在数据应用层面,迅速整理数据并协同导入发电厂样品数据上报系统,经深度分析与解读,转化为可操作的水质管理策略,为电厂水质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其精准决策。(来源: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检中心)
7、钨:需求面临一定压力,价格高位小幅回落
钨市场,国内钨品价格承压小幅回落,但仍处于较高位置,持货商惜售挺价及冶炼端开工率调整等将继续对价格形成较强支撑,钨品价格难有大幅回落,后续价格走势需继续关注国内外政策环境、产业链供需两端博弈、钨精矿出货节奏等。2025年年初以来,国内钨品价格继续在较高位置运行。受经济回升向好预期的推动,国内钨品价格从年初开始在较高位置持续小幅反弹,但2月中旬以来,由于中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仅维持按需采购,市场成交情绪不高,国内钨品价格再度小幅回落,3月以来延续回落态势。截至3月20日,国内钨精矿平均价格14.31万元/吨,同比上涨15.67%,最高价格14.51万元/吨,最低价格13.94万元/吨;仲钨酸铵平均价格21.09万元/吨,同比上涨15.44%,其中最高价格21.31万元/吨,最低价格20.69万元/吨。(来源: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
8、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下的中国钨产业风险预警
在全球供应链深度互联的今天,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正对关键矿物领域产生深刻影响。作为钨资源储量(占全球52.17%)和产量(占全球81.48%)双料冠军的中国,其钨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与市场双重挑战。根据2025年4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自4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调整至125%。这一调整直接宣告美国钨制品在中国市场的经济性死亡——在当前关税水平下,美方输华商品已失去价格竞争力。从贸易结构看,据中钨在线数据,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钨制品(不含硬质合金刀具与卤钨灯)仅占进口总量的1.08%(179.49吨),金额占比3.99%(8901.52万元)。依赖度很小,中国完全可以通过转向其他供应商或增加国内生产来填补缺口。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钨制品输华通道受阻,其高端合金刀具等技术优势领域被迫让出市场空间。中国钨企如厦门钨业有望抓住机遇,凭借资源储备、技术积累及国内市场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加速国产替代。(来源:中钨在线)
9、2025中国(宁波)国际新材料产业展览会
为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有力地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我国新材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新材料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与市场应用。“2025中国(宁波)国际新材料产业展览会”于2025年11月25-27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以“新材料·新应用”为主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展品涵盖新材料、设计制备、科研仪器与加工设备等,为全球展示新材料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及产品、顶尖技术与最新应用解决方案,专业观众覆盖石油化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子电器、生物医药、能源、船舶、工业相关行业等,旨在搭建全新的技术交流与沟通合作国际化平台。(来源:中钨在线)
10、圆满落幕 | 2025第二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览会
3月30日,为期3天的2025第二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览会,与同期举办的2025中国(江西)国际绿色矿业博览会、2025中国(江西)国际铸造压铸、锻造、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顺利落下帷幕。此次展会规模再创新高,展览面积达30000平方米,吸引海内外500余家企业参展。展会现场观众接踵而至、人气爆棚,达到了30000余人次。数万名行业人士齐聚,共商行业新发展。江西作为有色金属资源大省和冶金工业强省,铜、钨、稀土等有色金属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此次展会依托江西强大的产业基础,打造了一个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的交流合作平台,吸引了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参展 ,如江铜集团、江钨集团、赣州金环磁选、赣州有色机械等。(来源:中国有色网)